化肥减量增效利器:水肥一体化技术让甘薯增收更保障
在海丰县公平镇连片的千亩甘薯示范基地里,每一垄甘薯秧苗的减量技术根部附近,都安有一根黑色的增效AG超玩会管子经过,基地负责人告诉记者,利器这是水肥薯增收更基地实现化肥减量增效的利器之一--“水肥一体化”设施,平时浇水、体化施肥都靠它。让甘
12月7日,保障2023广东化肥减量增效技术田讲所系列直播暨海丰县甘薯化肥减量增效技术推广活动,化肥在汕尾市海丰县公平镇举行。减量技术
田头课授课现场
海丰县农业技术服务中心主任彭新才致辞表示,开展化肥减量增效田讲所活动,利器旨在指导农民科学施肥,水肥薯增收更AG超玩会提高项目区基础地力,体化有效监控土壤、让甘肥料、水源和农产品质量,助力农民增收。
海丰县农业技术服务中心主任彭新才致辞
据悉,海丰县公平镇采取了早造种水稻,晚造种甘薯的轮流耕作方式,全县冬种甘薯面积每年达1.98万亩。怎样让甘薯获得最大的种植收益?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资源环境研究所的老师们为农户带来了一场技术交流的盛宴。
“在苗期建议施用高氮、低磷、中钾型肥料,可以较好促进蔓藤生长,为以后的光合作用、营养输送打好基础。在甘薯快速膨大期要施用中氮、低磷、高钾肥料,以满足膨果需求。”广东省农科院资环所农业微生物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员卢钰升,在田间现场和课堂分别进行了生动的甘薯高效栽培技术授课。他强调,甘薯使用水肥一体化技术可以减少30%的肥料施用,同时还能增加10%以上的产量,为冬种甘薯的产量保驾护航。
广东省农科院资环所农业微生物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员卢钰升田间授课
一方面,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实施为甘薯种植注入了新“动力”,另一方面,土壤肥力情况也不容忽视。掌握土壤肥力情况,才能实现精准施肥。对此,广东省农科院资环所副研究员、科技转化科科长国彬为大家讲解了测土配方施肥的意义。
他指出,测土是通过对土壤养分分析测定,准确掌握土壤养分状况及供肥性能,为配方施肥提供科学依据。在测土的基础上,根据土壤特性、作物的需肥规律等条件,结合上年的产量水平确定目标产量,再根据肥料的效应可计算出氮磷钾的最适用量和最佳比例。他指出,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是促进节本增效、节能减排的现实需要,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生态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广东省农科院资环所副研究员、科技转化科科长国彬进行室内授课
海丰地处粤东沿海,环境适宜,沙土疏松、土壤肥沃,甘薯种植的历史可追溯到500年前,同时,海丰也是广东省粮油糖高产创建县。据了解,近年来,海丰县大力实施科教兴农战略、连续多年承担实施化肥减量增效项目,取得了显著成效。
会上,海丰县农业技术服务中心副主任谢素华介绍,今年,海丰县建设了3个以上化肥减量增效“三新”配套技术服务示范区,在农科院资环所的科技支撑下,肥料利用率逐年提升,施肥关键逐年转变,示范总面积达到了3.3万亩。
海丰县农业技术服务中心副主任谢素华讲话
“我们把课堂里的内容搬到田间,真正地做到让‘三新’技术走进千家万户。我们循着国家的政策,致力于从传统种植方式转变成‘高产、优质、经济、环保’耕作方式,也就是我们所推广的化肥减量增效技术。通过科学的种植方法和水肥一体化设施,化肥减量增效的目标在甘薯作物上一定可以实现。”广东省农科学资环所首席专家、研究员徐培智总结发言时,高度肯定海丰县甘薯化肥减量的成效目标。
广东省农科学资环所首席专家、研究员徐培智作总结发言
小小红薯“激活”乡村发展新动力。海丰县将坚持做好土地减负“文章”,科学种植管理,积极发展特色产业,致力带动村民增收致富,助推乡村振兴发展。
【记者】王惠
【摄影】黄丽豪
【来源】南方农村报
- ·错失首金!亚冬会短道速滑混团2000米接力中国队获第四名
- ·中国AEO互认数量居全球第一
- ·新一对大熊猫“金喜”“茱萸”将于下周启程旅居西班牙
- ·扩容20%!我国首款百公斤级车载液氢系统研制成功
- ·奖优匆匆学,筑梦未来!乳源一六镇举行首届奖学金颁奖仪式
- ·应急管理部派出工作组赴梅大高速塌陷路段现场指导救援处置
- ·检察机关依法对陈继兴涉嫌受贿、利用影响力受贿案提起公诉
- ·外交部驳斥美财长“产能过剩论”: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 ·百色田阳:招工找工双向奔赴,粤桂相助多措赈济力节后失业
- ·IP定位月球、向“玉兔”捎话……“嫦娥六号”微博火了
- ·@全体考生 高考这些重要的事一定要再捋一遍→
- ·第28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评选揭晓
- ·中国女冰摘铜,广东健儿首次登上亚冬会领奖台
- ·2023年以来至今年3月,公安经侦部门共破获9.5万起经济犯罪案件
- ·法官被指干预案件重审?青海海西州中院发布通报
- ·由降转为正增长!一季度全国规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