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领先!省艺术节评奖评选结果出炉,我市喜获2个一等奖2个二等奖
掌上梅州讯 记者从市文广旅局获悉,全省由省文旅厅主办的领先第十四届广东省艺术节于6日结束,评奖、省艺术节市喜j9评选结果随之出炉,评奖评选我市荣获2个一等奖、结果奖2个二等奖、出炉多个单项奖,等奖1单位获优秀组织奖,全省总共喜获15个奖项,领先全省领先。省艺术节市喜j9
梅州这一喜人成绩引起国家和省文艺界专家们的评奖评选高度关注,赞誉为“梅州现象”,结果奖他们认为梅州立足本土、出炉自立自强,等奖始终延续不断,全省“梅州现象”值得研究、学习、借鉴。
颁奖现场。(市文广旅局提供)
在大型舞台艺术作品奖中,我市山歌剧《白鹭村》《春闹》荣获戏曲组一等奖,广东汉剧《王昭君》荣获戏曲组二等奖,音乐剧《血色三河》荣获综合组二等奖。在单项奖中,杨苑玲(山歌剧《白鹭村》)、潘锡岳(音乐剧《血色三河》)、管乐莹(广东汉剧《王昭君》)、刘谦隆(山歌剧《春闹》)荣获优秀表演奖,廖惠玲、林文祥、罗锐曾(山歌剧《白鹭村》)荣获优秀编剧奖,李建生(山歌剧《白鹭村》)荣获优秀导演奖,钟礼俊、钟礼坤(广东汉剧《王昭君》)荣获优秀音乐创作奖。
《白鹭村》剧照。(林翔摄)
《春闹》剧照。(袁群华摄)
《王昭君》剧照。(林翔摄)
《血色三河》剧照。(吴腾江摄)
同时,在评选名单中,我市提线木偶剧《沙家浜·智斗》被评为优秀小型舞台艺术作品,潘锡岳(梅州市客家山歌传承保护中心)被评选为十佳舞台新秀,张又虹(山歌剧《春闹》特邀舞美设计)获评“特别贡献者”称号。此外,梅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荣获第十四届广东省艺术节优秀组织奖,全省仅有4个单位获此殊荣。
《沙家浜·智斗》舞台照。(李浩摄)
记者了解到,本届省艺术节入选终评演出作品共28台,我市占据了4台,入选作品数量与广州并列第一。这4台作品分别取得了一等奖或二等奖的好成绩,推动我市文艺事业实现了新的突破、登上新的高峰。其中值得一提的是,本届省艺术节中我市本土人才创作的本土题材作品表现十分亮丽,如山歌剧《白鹭村》《春闹》由本土的演艺人才担纲主创团队和部门人员,剧中以地方剧种和时代内容相结合,用传统艺术讲述了本土故事。
“在这份漂亮的‘成绩单’背后,离不开我市对本土文化的重视和对本土人才的挖掘,也离不开台前幕后所有演职人员的努力和付出。”市文广旅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我市扎根本土,根植本地土壤进行艺术生态培育,不断促进本地文化战线进行艺术创作生产,积极推出了一批“叫得响、传得开、留得住”的文艺精品,城市文化软实力进一步提升,文艺精品创作迎来百花齐放新局面。
广东省艺术节是国内最早创办的省级艺术节,从1984年至今已连续举办14届,是广东省规模最大、规格最高、最具专业性的艺术盛会。第十四届艺术节集中展示了近三年来全省艺术创作和演出的优秀成果。
相关链接: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梅州日报记者带你走进大型广东汉剧《王昭君》的幕后
满堂彩!大型原创民族歌剧《血色三河》羊城公演饮誉南国艺坛
“白鹭去,白鹭回...” 梅州大型客家山歌剧《白鹭村》以全新面貌重返舞台
《春闹》在梅公演:一出精品山歌剧,看笑了也看泪了…
本报记者:赖运香
编辑:刘滨
- ·南农晨读丨粉黛花海
- ·“中华好年鱼”新鲜出炉!“2023中国年鱼排行榜”揭晓
- ·邓诣群任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党委书记
- ·南农晨读丨冬日里的一把“火”
- ·1月25日,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超2.73亿人次
- ·抗性粉虱难防,为什么广东真格有绝招?
- ·和美生活“种”出来,首届开平月山冬种农业嘉年华开幕
- ·演员张颂文最爱的这些家乡韶关味,你get了没?
- ·省质监局特种设备检查组肯定我市特种设备安全工作
- ·解读|地域特征+产品特色+文化特质,三个“特”助力三水渔业高质量发展
- ·南农晨读丨天天有鱼 年年有余
- ·茂名占鳌头,但榜眼与探花让人意想不到丨“市委书记抓乡村振兴”2023年度盘点①
- ·我国就土耳其电动汽车和其他车辆进口限制措施向世贸组织提出设立专家组请求
- ·小马智行完成境外发行上市备案,拟发行不超过9814.95万股赴美上市
- ·韶关乐昌:高标准农田建设助民迈向“宜机化”农耕
- ·凤典堂单丛茶:“金叶子”的文化传承与致富经丨粤合好物系列报道⑩